國有及事業單位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新生社區新生路190號3層
電話:18129847791
微信號:yudewu88
郵件:kf@joyher.com
產學研合作辦學新路(案例)
(一)立足于大北農常德學院這一校企共建的教學機構,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
在探索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優勢互補、共育人才”的口號,充分整合學校與企業的辦學資源,設計并實施了切合大北農集團實際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我系與大北農集團在教學、科研、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進行全面密切合作。一方面,我系根據大北農集團的人才培養標準,與其聯合制定了專業培養計劃,成立了大北農班,專門為大北農集團培養全日制學生,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不定期到校授課,學生畢業后主要由大北農集團公司錄用。另一方面,大北農集團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投入為訂單式培養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大北農集團每年為大北農班學生提供大北農獎學金和助學金萬余元,并免費提供由大北農集團專家、技術人員編輯出版的《大北農技術與服務》報,以鼓勵大北農班的學生積極進取,同時也是加強對準員工的感情投資。此外,大北農集團為我系學生提供實習基地,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這種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用人單位最終受益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畢業生就業力度的有益嘗試。
(二)多方借鑒兄弟職業院校聯合辦學模式,不斷總結我系校企合作經驗
我系在與大北農集團合作的過程中,一方面通過閱讀大量國內外校企聯合辦學資料,收集有關職業院校聯合辦學的信息;另一方面,借助與大北農集團合作的這一形式,積極與國內同行進行交流,期間先后與長沙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十幾所高職院校進行經驗交流。通過學習,我們提煉、歸納、總結了不同校企聯合辦學模式:企業配合型、校企聯合型、校企實體合作型;契約合作型、信譽合作型、法人合作型;松散型、混合型和緊密型;訂單培養型、教學指導型、資源共享型、合作辦學型和就業優先型;行業合作型、事業合作型和社會合作型;本地校企合作、跨地校企合作。在此基礎上,我們全面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和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院我系的實際,提出了推進高職院校合作辦學的對策和措施,充分汲取聯合辦學經驗,醞釀多種形式的校企結合模式。
(三)積極拓展聯合辦學領域,擴大校企合作范圍
我系充分借助與大北農集團聯合辦學的經驗和聲譽,積極拓展與企業的合作,靈活地、不拘一格地開展了多種訂單式培養模式的實踐嘗試,把訂單式培養這一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做大做強。
1.與廣州顧地豐公司、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實行“模塊式”訂單培養
2003年6月開始與廣州顧地豐公司接洽,為顧地豐公司設計了一個“模塊式”訂單培養的合作模式,并于2006年5月與廣州顧地豐公司達成“顧地豐班”意向合作協議;基于顧地豐公司強調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重視準員工的崗位系統培訓,要求學生接受系統的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同時增加《顧地豐產品知識》、《顧地豐企業文化》等選修課程模塊的形式,由公司不定期派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專題講座,并對“顧地豐”班前40%的學生提供學習資料、獎學金支持,前十名優秀學生暑假由企業贊助到廣州顧地豐公司總部見習。
2008年2月,我系又與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開辦了“洞庭水殖班”,該班教學計劃由系部專家、洞庭水殖公司專家共同討論形成,緊密結合生產實際需要,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能適應生產實際,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更強。
2.與多家企業建立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辦學的雙贏關系
近年來,我們先后與近40家企業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如汕頭東江養殖有限公司、陽光乳業、湖南天心牧業、德山種豬場、石門馬頭羊基地、石門雙佳牧業公司、常德大眾園藝有限公司、常德荷花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桃花源管理處、常德市濱湖公園、常德市臨江公園、常德金太陽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德市道路綠化管理處等省內外的養殖企業、飼料生產企業、獸藥企業、園林公司等。作為我系的校外實訓基地,這些企業承擔著我系相關專業相關實訓項目的培訓工作,并接受我系畢業生的畢業實習和就業。我們的學生在企業得到了極好的鍛煉,也以自己的知識和勞動為企業作出了貢獻。為了加強對學生的實驗實訓指導工作,我們聘任這些企業的技術人員擔任校外實習指導老師,同時,也有許多企業聘任我們的專業老師擔任企業的技術顧問。
聘請企事業單位的同行專家擔任我系各專業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讓行業內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把脈,對專業設置、專業規劃、專業教學活動進行經常性指導
高職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明確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層次。只有通過與行業企業的緊密聯系,獲得企業支持,才能形成人才培養、供應、消費的良好通路,從而辦出專業特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主要對專業建設進行論證,然后實施。為調整專業課程設置,使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更符合市場實際,我們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和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意見,在新生入學之前,認真研討了原有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提出了調整和改進的意見。我們圍繞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對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組合,體現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動手能力訓練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從職業崗位出發,確定能力目標,結合學生職業技能考證,強調核心技能,實踐技能的培養,重新修訂了所有課程的教學大綱,使教學計劃得到更好的落實。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積極參與當地經濟建設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職高專院校的發展必須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快高等學??萍汲晒D化,促進高等學校辦學模式的轉變,把高校中有研究創新能力的人才引向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推動教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為了落實這一精神,我系充分發揮人才優勢,于2004年底開始與湘穗種業合作,并于2006年2月正式簽訂合作協議,籌建成立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由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應用工程系和常德湘穗種業組織的“常德職院、湘穗種業2006年水稻新品種現場觀摩會”于9月9日在常德電力賓館舉行。全省130多位市、縣級種子經銷商參加了本次現場觀摩會。至今,研究所已經推廣了40多個水稻、棉花和油菜新品種,選配了雜交雙季晚稻“中優80”,油菜新品系“F20061”。
加強對教師適應產學研合作教育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能力和專業動手能力
為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我們鼓勵教師廣泛參與科技服務與科技合作。為“三農”服務是我系專業的辦學特色之一,我們通過專業教師擔任企業技術顧問、上門服務、培訓學員等形式,廣泛的開展對外技術服務工作。我系專業專任教師中有10位是企業的常年技術顧問,1位常德市農業專家組成員,1位常德市五個百萬畝工程專家組成員,6位常德市農業科技特派員。近年來,由于禽流感、豬傳染性肺炎等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常德市畜禽防疫隊伍存在嚴重不足,人員素質偏低,我系畜牧專業老師主動與常德市畜牧局等主管部門聯系,共同商討培訓防疫員隊伍的方案,提高防疫隊伍的整體素質。
此外,我們還聘請校外兼職教師,將實際工作中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充實到教學之中。為增加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論前沿和實際應用的了解,我們努力吸收社會智力資源,聘請了一批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一方面,通過聘請專家和客座教授主辦專題講座和直接對話;另一方面,我們還聘請了多名本行業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企業領導和技術人員到校兼職授課或擔任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指導老師,給學生傳授實際工作經驗或直接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個充滿希望,大有作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職教育粗放型發展階段的結束,激烈的競爭接踵而至。在今后的幾年,教育資源的重組和整合在所難免,面對現實,只有那些具有鮮明特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職業技術學院,才能成為市場競爭的優勝者,而這種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必然依賴于產學研合作。
這些年來,我們通過對產學研合作教育工作的不斷摸索以及“大北農”班等的成功開辦,不斷汲取經驗教訓。我們借鑒“大北農”班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本系各專業特點,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互相滲透、交替進行,為各專業設計了“平臺+模塊”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專題式實訓+專業模塊集中實訓”的實踐教學體系的人才培養體系。我們嘗試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互動教學、游戲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積極探索產學結合多種形式,探討理論與實踐實訓交替進行,邊學邊做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在三年的高職教育中做到“年年有實習,期期有實訓”。園林技術專業結合學院新區綠化建設,實施了實訓校園化的獨特模式,師生共同參與學院新區綠化建設。2004年9月,園林技術專業被批準為湖南省第二批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幾年來,生物類各專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專業教學改革方案為指導,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創新校企結合培養模式,以產教結合的思想指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專業特色逐漸顯現。